發布者:邁萊博實驗室 發布時間:202010-12 閱讀:182

       

1 實驗室選址
環境監測實驗室的選址在符合當地環保部門要求的前提下,環境監測實驗室選址還應滿足:
a.遠離飲水源區域(如水庫)、生產車間、住宅區等區域;
b.遠離交通要道、鐵道、泵房等會產生振動和噪聲的區域;
c.遠離污染源、強電磁場等容易對人員和設備產生傷害和干擾的區域。

3

 

2 實驗室平面布局
實驗室平面布局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a 實驗區域與辦公區域分開,設備配件室和其他公共區域可置于兩者中間;
b 試劑存放室、氣瓶室以及廢液存放室不應設置于鄰近辦公區區域;
c 對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又難于有效隔離的實驗室,不宜設置在同一區域或鄰近區域;
d 氣瓶室應設置在人少走動的陰涼角落,如同時存在易燃氣體和非易燃氣體,兩者應分開存放,并保持氣體存放室有良好通風。易燃氣體存放室應設置在外墻位置并設置排爆口;
e 廢液存放室應設置在陰涼角落,無機廢液和有機廢液需要分開存放,含氯有機廢液和非含氯有機廢液也需要分開存放,同時保持廢液存放室良好的通風;
f 洗滌室應設置在具有良好排水功能的區域,但不宜與高溫室相鄰或其他有強電磁輻射的區域相鄰;
g 對于采用單通道設計的實驗室,精密儀器分析室應設置在陰面,防止陽光直射;對于采用雙通道形式設置的實驗室,精密儀器室宜集中設置于兩通道之間;
h 化學前處理室應設置緊急噴淋裝置和淋浴裝置,同時還需要在化學前處理室鄰近區域放置救護箱;
I 嗅辨實驗室的設置應遠離有異味產生的區域,同時嗅辨實驗室的設計應滿足《惡臭嗅覺實驗室技術建設規范》的要求;
J 恒溫恒濕實驗室應遠離化學前處理室。如果條件允許,恒溫恒濕實驗室可設置于化學分析實驗室樓層下方。
 
3 實驗室建筑布局
3.1 概述
實驗室建筑布局通??梢苑譃閱瓮ǖ涝O計、雙通道設計、單元組合平面設計等。

3.2 單通道設計
單通道實驗室設計為實驗室建筑中最常見的平面形式,該形式體型簡潔,便于施工,造價較低,易于布置管網,特別適宜于用自然通風、采光的普通實驗室。但通道過長時,通行噪聲會有一定的影響。因外墻較多,故不宜于做空調、潔凈要求較高的實驗室。主要有如下設計模塊: ——模塊A:主實驗室和輔助實驗室分別設置在通道的兩旁,這樣的設計可以避免因為輔助實驗室的設置而影響整體設計的靈活性(見圖2a))。
——模塊B:通道兩旁分別設置主要實驗室,一邊只有主實驗室,另一邊設置了主要實驗室和輔助實驗室,主實驗室設置在通道的外側,輔助實驗室設置在通道的內側,輔助實驗室的深度比主要實驗室的深度淺(見圖2b))。
——模塊C:通道兩旁分別設置了主實驗室和輔助實驗室,連在一起,主要實驗室在外部,輔助實驗室在內部,輔助實驗室深度比主要實驗室的深度淺(見圖2c))。

3.3 雙通道設計
在主要實驗室與輔助實驗室之間設置了兩條通道,輔助實驗室設置在兩條通道之間,主要實驗室設置在兩條通道的外側,輔助實驗室的深度比主要實驗室的深度淺。其特點有利于空調面積較多的實驗室,可以節約能源,室內溫度波動小。同時由于建筑物加大了進深,可以節約用地,建筑物內管網也易于集中,各實驗室間交通相對縮短。它的特殊形式是環形通道,適宜于潔凈要求高的高純度實驗室,同時也有利于事故發生時人員疏散。(見圖2d))

3

a)?主實驗室和輔助實驗室

33

b)?通道一邊只有主實驗室, 一邊分別設置通道兩旁。設置了主要實驗室和輔助實驗室。

3

c)通道兩旁分別設置了主實驗室

3

 

d)?兩條通道分別設置在輔助實驗室兩側,和輔助實驗室,并將其連在一起。在兩條通道外側再分別設置主實驗室。

 

 

 

 4 實驗室功能與空間布局

  4.1 凈高

  當不設置空氣調節時,常規實驗室的室內凈高不宜低于2.8m;設置空氣調節時,不宜低于2.4m。走道

凈高不宜低于2.2m。特殊功能的實驗室室內凈高按照實驗室儀器設備尺寸、安裝及檢修的要求確定,超高

設備宜統籌規劃在同一樓層。

  4.2 開間

  常規實驗室標準開間由實驗臺寬度、布置方式及間距決定,具體應符合JGJ 91的規定。

  實驗臺平行布置的標準單元,其開間不宜小于6.6m。特殊功能的實驗室開間按照實驗室儀器設備尺寸

、安裝及檢修的要求確定。

  4.3 進深

  常規實驗室標準單元進深由實驗臺長度、通風柜及實驗儀器設備布置決定,且不宜小于6.6m。無通風

柜時,不宜小于5.7m,具體應符合JGJ 91的規定。

  5 實驗室公害處理與預防

  5.1 概述

  實驗室公害預防與處理應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并滿足以下要求:

  a) 對于使用有爆炸性、毒害性、生物危險和污染性物質的實驗室,在系統設計時應符合有關安全、

防護、疏散、環境保護等規定。

  b) 公用設施區域在總平面中的位置應符合節能和環境保護等要求。如,變配電室宜設置在對周圍環

境干擾最少且靠近使用負荷中心處。當實驗室工作有隔振要求時,可根據其防振距離要求進行布置,在無

法保證防振距離時,采取必要的隔振措施。

  c) 環境設計應符合當地主管部門的綠化要求,且宜適當提高綠化率。綠化植物品種的選用應有利于

凈化空氣、防止污染。

  5.2 實驗室廢液處理

  實驗室廢液的處理按其性質、成分等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回收利用、直接排放、處理后排放等。實

驗室廢液按廢液性質、成分及污染的程度應進行不同的處理,污水排入地面水體或城市排水系統時,應符

合國家標準GB 50015第4章、GB 8978、GB 20425中的規定。生物安全實驗室廢液尚應符合國家標準GB

50346和GB 19489中的規定。

  5.3 實驗室廢氣處理

  實驗室廢氣主要為兩大類,酸霧和有機氣體。產生兩類污染的操作宜在不同的通風柜中進行,產生的

廢氣應通過廢氣處理裝置處理后再排放,處理后的實驗室廢氣應符合GB 16297、GB14554等國家相關的規

定。

  注:酸霧氣體宜用堿性水溶液吸收處理;有機廢氣宜用高效吸收裝置進行處理。

  5.4 實驗室固廢處理

  對于高毒性的可溶性固廢,實驗室應設專門容器分別加以收集,嚴禁埋入地下污染地面水體。其他固

廢可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具體應符合GB 18599等國家相關的規定。


精品碰碰色九二区人人A久久